草莓地

欧美音乐爱好者//自认真爱披头士新兵滚石钢丝炒肉丝//尤其喜欢Brian Jones和George Harrison//五月天乐迷,团粉和兽信冠莎感情粉//喜欢欧美影视剧//动漫爱好者喜欢作品很多……

©草莓地
Powered by LOFTER

【正经向扯谈】个人对黄榕生《Fever》相关的看法(一)(1)

嗯,首先说明一下这个感谢的背景和语境:这篇内容是个系列回帖,首发在这里:https://tieba.baidu.com/p/5265698466 因为是边写边发的嘛,所以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也没想到会写了这么多,以至于整个回帖就显得有些太杂乱了。而且写的时候也遇到过吞帖的情况。

为了让回帖显得整齐(方便看帖的人以及我自己的“强迫症”),以及备份,就在lofter上也发一份。语境是这么个语境哈,有些长,不喜误入。毕竟涉及比赛,如有任何冒犯我都先道歉了。但是我的本意,仅仅是从音乐的角度说说个人主观对黄榕生这场表演的看法。

文章分为三大部分:

一、关于《Fever》是首什么样的作品;

二、从选曲角度来看《Fever》这首歌;

三、具体谈谈黄榕生的这场表演。

(全文充斥着大量我个人的、非常主观的看法)

(可能有错别字但我也没检查了)

   

正文:

  

好,现在来聊下我个人对黄榕生这场里演唱的《Fever》的看法。

首先要提醒一下的是,《Fever》这首歌,黄榕生演唱的是它现在通用的爵士版本。而虽然我前面明说了自己“厌恶一切优越党”的个性,但具体到爵士乐这里……只能说这真是一种曲高和寡的音乐吧。当然,不管是30年代还是现在,相对来说人声参与的爵士乐会大众化许多。但爵士乐的基调依然是:这是一种“古典乐”。与传统的古典乐不同,这是一种黑人古典乐。更贴近当下的流行音乐,但本质上它依然是“严肃”的。直白点讲,爵士乐是不那么“讨好观众”的。而且欣赏爵士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,所以我对这个表演的看法也【只是】浅尝辄止。

从爵士乐的整体角度来看,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丰富的乐种,历史悠久。它是一种偏向于“基本功”的音乐,基础科目吧。甚至可以偏激一点说,爵士乐与所有音乐人的“音乐素养”,都是直接挂钩的。包括很多不唱爵士的 “音乐素养高” 的音乐人,他们或多或少都是了解爵士的人(只是可能更了解的是布鲁斯罢了)。那这样一种严肃向的“古典乐”,自然也会有它的一些“偏激”所在。当然这些很多都是他们行内自行的、比较主观的偏激了,外界倒不会这样。而其中有一个,就是对于“人声Vocal”的态度,人声在爵士乐里是会被专门划分出来的,俗称人声爵士Vocal Jazz. 特别发展到现在,器乐演奏的爵士的变化范围越来越广,以前的自由爵士、先锋爵士放现在都成乐手标配了,那人声爵士与现在普遍意义上的这种“古典乐爵士”更会有一个明显的区别。这个区别从爵士诞生以来基本就一直存在,但是现在这种区别会更显眼一些。从Louis Armstrong. Ella Fitzgerald这样的祖师级别大佬,到Michael Buble, Diana Krall这样时下比较流行的歌手,对他们风格的形容,除开爵士相关用词通常都还会加上:传统流行Traditional pop. 从开始到现在,人声爵士和传统流行一直有明显的重合。换个说法,人声爵士商业成绩的发展,与爵士乐攻占主流社会,可以说是连在一起的。

而人声爵士,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它都占据了主流视野,但放到现在,人声爵士的音乐听起来……直白点讲就是会让观众觉得口味太淡了。但这也是它严肃的地方。这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,你可以把它简单看作“微妙的变化才是水平坚实的变化”,微妙变化下展现的效果才是真正深入骨髓的效果。就好像黄榕生之前唱的让李健都直呼“无疑很打动我”的《推开世界的门》,陈粒现场评价就是:无限细节,很动人——类似的道理。只是人声爵士这里,它从作品开始,整个基调都完全是“无限细节”了,所以听起来就会……比较“冷感”。但是所有的人声爵士歌曲,他们本身是有相对应的、或许还很激烈的“感情”的,这个和许多流行音乐作品一样。只是感情有归有,对现在的大众而言太平淡了些罢了。(在人声爵士大火的年代,他们的感情表达相对于那个时候的各种白人古典乐,是非常热烈或者平易近人的。时代不同了。)

最终,回到《Fever》这首歌,从爵士层面上:它就是这样一首人声爵士的作品。这是一首严肃,又通俗流行的作品。严肃是它的基调,它不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 “多数” 听众耳朵而存在的,演唱者(如果你遵照它的爵士风)也不会想这样做。但它又有“Traditional pop”通俗流行的那一面,它是一首有明确的“情感传递”的作品,它与观众是有摆在台面上、扎实存在的“沟通”的。(虽然对现在的观众而言,不那么好接收就是了)

这是第一个层面。当然了《Fever》这首歌肯定不只是这样。

评论
热度(1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