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莓地

欧美音乐爱好者//自认真爱披头士新兵滚石钢丝炒肉丝//尤其喜欢Brian Jones和George Harrison//五月天乐迷,团粉和兽信冠莎感情粉//喜欢欧美影视剧//动漫爱好者喜欢作品很多……

©草莓地
Powered by LOFTER

【碎碎念】关于三种感觉的《盛夏光年》

《盛夏光年》共有三个录音室版本:2006年的同名电影版;2013年的《步步精选》五月天重制版;2015年的《女也》林忆莲翻唱版。以下是个人对三个版本的看法,只是正经点的听后感哈,算不上真正的乐评:

    

电影版的《盛夏》运用了很多合成器和钢琴(这是出编曲效果的主要乐器,吉他辅助),总体来说营造了一种很 “孤独” 的感觉。你听它的高潮部分“我不转弯,我不转弯……”,我感受到的是一个人站在宽阔草原上放声高歌。它周围是没有人的,相反,如果有人会非常尴尬。

另一方面。我同时认为这个版本听起来很……“独立艺术电影”。阿信唱腔表达上的变化是很明显的,主歌部分是收着的,副歌部分是放开唱的。你听它三分钟左右开始的全作高潮部分,背景那个失真效果的吉他riff,到最后高唱三遍的“我不转弯”……我觉得那种 “自然的制作不精细” 感很明显。但这又并不是那种听起来很 “糙” 的感觉,它就是那种……嗯,制作经费不够或者制作人不够老手造成的 “不精细”。这种效果有时候是非常好的,《盛夏》这里也还可以。而且不管怎么说,这和电影本身很配。我记得看《盛夏光年》的时候,那个电影镜头不就是经常有那种 “平地抖动” 吗——我觉得这版《盛夏》听起来就是有些类似感觉。

    

而林忆莲版本的《盛夏》呢?我觉得已经成仙了,字面意思。首先它的制作效果是非常好的,它的器乐、合成器、人声,清晰且层次分明,相互独立又合为一体,你不会觉得有哪方抢了风头,也不会觉得哪边被掩盖了。同时主轴分明——所有音乐都是围着人声转的,你听这歌就是为了听歌手的声音。所以你听人声,它在编曲的衬托下就是一种 “女神” 的感觉,一种已经完全放开的感觉。或者说,这是一种 “一开始一切就不成问题” 的感觉。我觉得林忆莲唱出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声音,非常强大的人,一切都太大气了。

因此,这里有些地方我就觉得有点违和了,就是主歌部分:“我骄傲的破坏,我痛恨的平凡,才想起那些是我最爱”;“让盛夏去贪玩,把残酷的未来,狂放到光年外”。你看这些用词 “痛恨”、“最爱’、“残酷”、“狂放”,都是情绪非常激烈愤怒的用词,是在对什么东西不满……那这里不是很不对劲了吗?我不觉得这样强大洒脱、放开一切的人需要去痛恨什么平凡。我也更想不到什么样的未来,会对这样的人是残酷的。“放弃规则,放纵去爱;放肆自己,放空未来” 这里是听着很对头的,因为它就是这样一个声音,本身不会去在意什么规则,所以听起来是一气呵成。但是这样的音乐在 “烦恼” 甚至 “痛恨” 什么东西不就太奇怪了吗?对于这些东西,它应该是真的不在意。

    

而这个五月天2013年出的版本,我为什么最偏爱它呢?因为我觉得它的感觉是最对的,一听就被扯住了神经。首先,2013版的《盛夏》和另外两版有个显著区别(这在前奏就有体现):吉他是它编曲的支撑,钢琴和合成器只是辅助。而它的节奏感特别是那些重拍强拍,也是由纯正的鼓和贝斯表现的,而不是合成器。所以你可以听到这里阿信的演唱也和其他两版明显不同,他的唱腔没有那种 “主歌收,副歌放” 的变化,他是一放到底的。像你听林忆莲的例如 “贪玩”,那个 “玩” 就明显收,她的收放变化也是三版中最明显的。在2013版里,阿信选择了这种连贯顺畅的唱法,而将变化集中到了情感表达上。在主歌的自述中,是稳重的;第一次副歌的情感释放是初步的,带有一些叹息的感觉;第二次主歌自述,虽然同样是稳,但添加了一种起身的感觉;第二次副歌开始逐步激动了,有种丢掉手中桎梏的感觉;到了高潮,是彻底的激动,一种坚决的不满,宣泄愤怒;高潮过后的收尾,是情感上的回收,它是对着自己唱的。

对于唱歌要不要那样收放变化,我觉得这是不一定的。因为说到底你之所以有这个更复杂的变化,不也是为了表达情感吗。本身情感的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,你听披头士唱歌,那通常就是一唱到底,而弗兰克辛纳唱歌就正好相反了,两者的效果都可以非常好。到这里也是,我觉得2013版的方式虽然没有那些变化,但是情绪上的表达反而更突出了。它并不是那种缺乏变化的通畅,整体上连贯而充满变化。所以听起来感觉就非常好了,那种爱因斯坦精通了数学好上加好的感觉。

之所以阿信能这样唱,我觉得就在于编曲配乐乐器采用方式的改变。在这里,吉他表现出了一种更细腻的变化,而且这是一种很缜密的变化。例如,你对比听三个版本从前奏到第一次主歌“才想起那些是我最爱”为止这部分:电影版是从合成器钢琴进弱声(应该是木)吉他,这样的做法情绪起伏就要靠人声了;林忆莲版则主要是合成器和鼓(当然这个版本乐器要丰富得多),这是一个很颗粒的编曲,它特意留出空间给人声自己去变化和表达;而2013版里,它是从吉他到吉他,而且就是那把头阵的节奏吉他用基本相似的riff从前奏铺垫到主歌的,它将前奏开始酝酿的感情一直延续到了主歌,所以人声不需要再去特意收放一下了。所以你听那个 “爱” 字的三种唱法,只有2013版直接唱 “爱” 小拖长到收尾,而没有特意往后压一下流畅感就是这样来的。类似的例子很多。

那为什么这样的编曲演唱会给我一种 “很对” 的感觉呢……嗯,只是基于我对这首作品的理解,主要牵扯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 “ ‘我’ 最后转弯了吗?” 这是我听这首歌反复想过的问题。刚开始听这首歌时,很容易听出其中对 “自己承受的现实” 的愤怒不满。你继续听,会发现那对现实的愤怒事实上是冲着 “自己” 来的。而所谓的 “盛夏” 就是自己,对自我的矛盾。对这个问题的理解,取决于你对 “长大难道是人必经的溃烂” 这段高潮的看法。个人认为,最终,我还是选择了 “转弯”。

这就是我喜欢2013版的关键原因了:我在其中听到的是【成长的历程】。电影版里我听到的是孤独与少年般的 “自我陶醉”,它的愤怒是稚嫩的,对于未来的 “溃烂” 带有一种理所当然的否定:我相信自己不会转弯。细节上例如演唱,他的愤怒是第一次副歌就开始的——第一次副歌的 “我不转弯” 便是坚定的。林忆莲版里我听到的是一种全然的洒脱,它的灵魂本身足够坚定强大,这些未来的 “溃烂” 伤不了她。细节上还以 “我不转弯” 为例,林忆莲是一种带点鼻音的稍微压着嗓子唱的(这首歌里多数时候她不这么唱),这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蔑视乃至无视感觉,不屑一顾。而2013版里则完全不一样了:我从“我骄傲的破坏,我痛恨的平凡” 听到 “长大难道是人必经的溃烂”,从对过往的自我评述,听到现在抛开一切放逐自我的坚定,到最后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未来的愤怒与无奈。你去感受整个作品,特别是三次副歌的变化应该会发现一点,就是它一开始是那种有点压抑的,真的不那么激烈。像第一次副歌,它是人声咬字上最不用力的,就是那么唱下来而已。到第二次副歌末尾过度开始加强,高潮时整个情绪便顺势而上。

这样的整体效果……真是一种很难用文字说清楚的感觉,但可以尝试一下:我的心里是挣扎的,我要坚定的是自己,要去改变的是未来。放肆自己,放空未来。而不是被未来吞噬了,落得一个最终溃烂的结局,我不能转弯。我要去疯,我要去爱。但问题是……那一万首的mp3,一万次的疯狂的爱,都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。我还是要去疯,还是要去爱。但那盛夏的狂欢,却已经来到了光年之外。那放在光年之外的残酷未来——那最终的结局已经摆在眼前,所以,长大难道是我必经的溃烂?我那颗 “绝不转弯” 的心,似乎也只剩下无奈的呐喊……

——而这种效果是只有2013版才有的。关键点就是对高潮的处理。只有一开始有点压抑的这个版本,才能在这段高潮时将积累的愤怒一下子,持续的宣泄而出。你听另外两个版本,它们在这一段的表现都是对比 “我不转弯” 而言更平稳、更收着的。它们也只能这样做,因为《盛夏光年》不是那种适合你从头激动到尾的歌曲,它一定要有放下的部分。2013版就将其他用在 “我不转弯” 的激动与坚定感用在了高潮部分,特别是 “我要,我疯,我要,我爱” 这句的反复。我觉得陈信宏这里的短句也是太绝妙了。而之所以2013版能做到,也就多亏了乐队特别是吉他的编曲——这些乐器将情绪给很恰当地补充了,缜密的riff并不激烈,但是给出或者说补充完整了 “在乎” 的感情。这,也就足够了。

评论
热度(8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